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获奖年份 |
1 |
教学研究型大学院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
万春明、张会轩、张海龙、王巍、李万龙、林洁琼、钟旭 |
省级一等奖 |
2018 |
2 |
地方工科院校提升大学生“四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李占国、李万龙、张恩忠、吴万民、曲永军、肖月、王鑫 |
省级一等奖 |
2018 |
3 |
地方工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水平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王红梅、徐中宇、刘钢、汤淼、王涛、郑虹、肖巍 |
省级二等奖 |
2018 |
4 |
地方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
张宝昌、刘钢、周子明、朱雪莲、张宇、张恩忠、敖玉辉 |
省级二等奖 |
2018 |
5 |
软件工程课程“四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郑山红、赵辉、王国春、彭馨仪、王璐、董亚则、宁静峰 |
省级二等奖 |
2018 |
6 |
工科数学“一引领三支撑”综合改革探索与实践 |
董小刚、闫厉、秦喜文、王纯杰、李纯净、谭佳伟、刘铭 |
省级三等奖 |
2018 |
7 |
工科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345全覆盖”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李雁冰、胡刃锋、周巍、杨楠、黄向东、周文军、仲崇利 |
省级三等奖 |
2018 |
8 |
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刘克平、于微波、邱东、李岩、董博、李丙林、杨宏韬 |
省级三等奖 |
2018 |
9 |
基于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心思政”教学改革和建设整体推进探索 |
马光焱、张玉琳、王晓光、王晓珊、程颖、张志刚、吕国辉 |
省级三等奖 |
2018 |
10 |
广告学“教、练、赛”三元互促创新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沈月娥、杨松明、刘爽、韩明友、王丽娜、李宝林 |
省级三等奖 |
2018 |
11 |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三维培养导向研究与实践 |
张玉智,张璇,常惊宇,张家成,王涛,纪晶华,刘强 |
省级三等奖 |
2018 |
12 |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做、赛相融合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创新实践 |
刘刚、张邦成、姜大伟、李欣颖、王春影、姚禹、张强 |
省级二等奖 |
2018 |
13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英语课程立体化全程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材) |
张锐、王轶、张会、徐立华、王喜军 |
省级三等奖 |
2018 |
14 |
统计学类专业“横向融合、纵向提升”人才培养模式 |
王纯杰、董小刚、袁晓惠、李纯净、王淑影、杨凯、刘铭 |
省级一等奖 |
2022 |
15 |
四阶养成 五长协同 十维融通——地方工科院校“三全育人”一体化构建 |
孙长智、李东玲、王亚坤、仲崇利、冉旭、马光焱、肖永辉 |
省级一等奖 |
2022 |
16 |
地方院校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与实践 |
张明耀、王红梅、岳晓峰、韩顺杰、吴广峰、王志兵、刘耀东 |
省级一等奖 |
2022 |
17 |
工科高校“工美聚合”型美育体系探索与实践 |
王二辰、葛英颖、杜娟、金光勇、姚璐、山川、邱凤香 |
省级二等奖 |
2022 |
18 |
以社会创新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为驱动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李奇涵、谷东伟、刘小勇、李占国、周子明、高嵩、苍鹏 |
省级二等奖 |
2022 |
19 |
数智时代地方高校“四融合一贯通”双创教育体系构建 |
杨国程、王鑫、陈英楠 王晶、管媛辉、倪宏哲、程超 |
省级二等奖 |
2022 |
20 |
地方工科应用研究型大学“三维度三段式”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林洁琼、李元、高亮、朱建一、姜长泓、秦喜文、沙树静 |
省级二等奖 |
2022 |
21 |
地方高校电类专业“一主线两融合三平台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于微波、董博、杨宏韬、刘帅师、侯云海、刘克平、张振国 |
省级三等奖 |
2022 |
22 |
地方高校“一引领二驱动三融合”化工类高水平专业建设模式 |
李贞玉、孙德、王鹏、杨旭东、刁振恒、杨楠、杨文龙 |
省级三等奖 |
2022 |
23 |
服务多元需求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张玉智、张璇、王涛、刘丽琴、田锐、刘慧、王明昊 |
省级三等奖 |
2022 |
24 |
职业教育适应性视域下“双贯通、四协同、五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与实践 |
王立君、陈延伟、殷柯欣、孙志、姜大伟、王璐、宋涛 |
省级二等奖 |
2022 |
25 |
以赛为点、以学为线、以教为面,点线面递进耦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王璐、姜大伟、宋涛、王亮、王维、李阳、张强 |
省级三等奖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