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改革开放后适应管理科学化的需要,恢复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专业。本专业为横跨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的综合学科,一门既有理论更注重应用的管理类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培养依托公共管理系,于2020年获批招生资格,且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点(MPA),形成了从全日制本科到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行政管理辅修学士学位等多个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拥有公共管理多功能教室、公共管理案例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已形成包括农村社区治理、反贫困、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特色,已建成4个省级智库及平台、两个校级创新团队、多个教学团队。
本专业具有一支年富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业师资队伍雄厚,博士教师占比达到75%,教授和副教授占比90%,专任教师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多名教师具有国外访学经历,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师资力量雄厚,能够较好地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专业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加强交叉学科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动态平衡;良好的政治素质、现代公共管理思维、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现代行政管理素养及技能;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体目标。具体表现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现代行政管理理念,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具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事行政事务管理、社会调查、绩效评估与政策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目标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行政管理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培养目标2:具有宽厚的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现代科学和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培养目标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运用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对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和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形成解决方案的能力。
培养目标4: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具有在政府部门、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从事项目管理方案制定、实施,组织管理与运营的规划、沟通、协调、决策等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目标5:具备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工作方法与技能;掌握社会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及公文写作等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办公室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6: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外语资料开展研究的能力,具有行政管理专业的国际视野。
培养目标7:身心健康,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团队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与指标点分解
在知识方面: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知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在能力方面:掌握使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技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英文表达与阅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在素质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科学文化修养、健康的体魄和心理、行政管理的专业素养与学科思维。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9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1.职业素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
1.1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
1.2培养学生把坚定政治信仰作为人生的首要课题,坚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养成从政治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
1.3使学生把握公共领域处理公共事务的道德规律,掌握公共伦理的基本范畴,明确行政领域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
2.专业学科知识。系统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掌握必备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加深对现代公共组织管理和服务规律的认识。 |
2.1储备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理论知识,了解中外政治、管理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掌握公共管理活动的研究方法、一般规律及管理方法。 |
2.2掌握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具有初步的公共管理行为分析能力。 |
2.3储备行政管理理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及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我国政府的改革动态,熟悉行政管理的相关制度,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管理技能。 |
2.4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及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测评、招聘与培训的过程和技巧,能够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展开人力资源的测评、招聘与培训工作。 |
3.知识运用能力。能够对行政管理专业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
3.1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探求社会公共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多种解决方案,运用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模型,具备正确解读公共政策与公共事件,分析和解决公共治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
3.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专业知识,在公共组织的人员测评、招聘与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中开展设计、评估、监察等活动的能力。能够为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
3.3突出学生的行政管理职业能力,侧重公共政策分析、公文写作、信息处理及沟通等实际能力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熟悉行政机关业务流程,提高其行政事务的操作、处理能力。 |
4.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能够恰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对本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完成所从事的专业任务。 |
4.1掌握文献检索知识,并具备阅读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增强学生信息意识,懂得利用各种专业性参考工具书及相关文科数据库来获取人文社会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
4.2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熟练运用相关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熟悉相关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具备公共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能力。 |
4.3熟练掌握在线办公等基本技能,了解并能够运用新媒体工具,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去完成所从事的专业任务。 |
5.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社会实践,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创造性开展管理工作的能力。 |
5.1掌握危机管理的综合理论与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科视角下,能够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对突发性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法。 |
5.2掌握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特点与功能,并激发学生对案例中反映出的各种社会公共问题的思考,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提供借鉴,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6.团队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并能在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自信、灵活地应对新的人际环境和职场环境。 |
6.1使学生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工作习惯、团队工作技巧及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开发其自身的情绪智力,以便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
6.2了解和掌握管理沟通的基本知识、理论、案例和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用企业中运用传播手段与沟通技巧,与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社会关系的能力。 |
7. 沟通交流。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
7.1能熟练写出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表达清晰、标点正确的各类公务文书。能准确的阅读、评鉴一篇公务文书,能对具体的公务文书的观点、材料、结构、格式、语言等方面加以分析评鉴等。 |
7.2培养学生注重并善于塑造自身的职业形象;训练并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口才技能;善于处理各类工作和人际关系,不仅会做事,更要会做人。 |
8.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
8.1掌握从论文选题、文献调研、资料分析、列提纲、起草、修改到编辑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 |
8.2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交往和自我管理能力,较高的学科意识和专业敏感性,形成不断探索、学以致用的终身学习的习惯与意识。 |
8.3具备自主职业规划能力和良好的行政职业能力,能够积极面对公共治理领域和整个社会的新环境、新挑战,持续自我更新、优化知识结构。 |
9.国际视野。具有行政管理学科的前沿视角,实现理论知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有效应用。 |
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4—6年
六、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主干学科、核心知识领域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政治学
核心知识领域:行政管理的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和沟通管理四个方面。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基础、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电子政务、公共伦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八、特色课程
产学研合作课程:电子政务
专业综合设计类课程:政府管理创新、公务员制度
其他课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