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

选考科目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信息 >> 本专科招生信息 >> 选考科目 >>正文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发布时间:2024-03-21 来源: 访问量: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并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的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项目依托长春工业大学和美国奥克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以及优质教学资源,联合进行学生培养,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由合作双方共同研究制定,系统地引入美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管理模式。主要课程内容与实验内容与美方基本相同,开展多种形式交流活动,注重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强化外语,配备外教小班英语授课,部分核心课程也由美方学校教师授课,其它主要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学生达到美方大学入学要求可赴美方大学学习,若保留长春工业大学学籍,在获得美方大学学士学位的同时可获得长春工业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宽厚且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开展工程研究的综合能力;具备创新潜质,能够在工业生产领域,尤其是在吉林省装备制造、行走机械等地方支柱产业中,从事机械类相关的技术开发与服务、工程设计与实施、科学研究与应用、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一定工程法律知识、全球认知能力和意识,在工程实践中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考虑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影响,并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

2.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具有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并具有国际视野;(毕业要求910

3.具有宽厚且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机械工程专业知识,积累较为丰富的机械工程领域的从业经验;

4.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其风险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从系统层面开展工程研究;

5.具备创新潜质,能够从事具有一定技术广度和深度的机械类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工程设计与实施,并能够正确选择使用工程工具、进行工程经济技术评价;

6.能够进行生产组织与管理,具备质量意识和质量保证能力、领导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解读公共政策与工程实施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与指标点分解

为实现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相应的毕业要求。毕业生应系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分析与计算、实验测试和技术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沟通交流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品质。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须具备下述核心能力:

毕业要求

指标点

1.工程知识:系统掌握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具有应用上述知识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1.1 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2掌握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3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4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将其与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等知识相结合,综合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产品及生产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能够运用机械工程相关原理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描述;

2.3 能够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或实验、实践,理解已有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与局限性。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原理进行深刻理解,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评价;

2.4能够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或实验、实践,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关键环节(要素)等进行分析鉴别。能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在综合考虑工程及法律、文化、环境等社会制约因素的前提下,针对机械产品及生产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开发相应的能够体现创新意识的解决方法

3.1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进行工程技术问题的提炼和描述,确定相应的工程设计目标与任务;

3.2能够在安全、环境、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原理、结构等方面的类比、改进或集成等方式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3.3能够根据解决方案进行技术参数的设计计算与优化,完成零部件设计、单元产品设计及系统总体设计或开发;

3.4能够用工程图纸、设计报告、软件、模型等形式,呈现方案设计/开发结果。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恰当方法,对现代机械产品/系统开发和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试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能综合应用不同研究手段,或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方法并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拟定研究路线,制定研究方案;

4.2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现象、材料特性以及系统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或实验测试、验证;

4.3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整体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系统,开展有效的实验研究;

4.4能够正确采集、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综合评价,给出关于描述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有效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选择、应用及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与工具,并在理解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将现代工程工具及信息技术工具应用于机械产品与系统设计、制造及运行的全过程。

5.1 能够根据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及趋势,了解和掌握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所需的工具及方法,并理解各自的局限性;

5.2能够在机械产品或系统的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工具,获取或开发所需设计资源,并能选用恰当的设计/分析方法及软件工具,建立产品对象的模拟及预测模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与评价;

5.3 能够应用乃至开发先进测试技术及工具/装置,对机械零部件/产品进行性能测试与评价,并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工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能将相关理念应用于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及运行的全过程,并能从技术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对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合理性评价。

6.1 理解工业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了解与机械工程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等;

6.2能够分析并正确评价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尤其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能理解和承担工程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中。

7.1 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

7.2能够分析并正确评价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就工程实践可能产生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解决或改进方案。

8. 职业规范: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富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8.2了解工程科技人员的职业性质和责任,能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理解并恪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有应对繁重社会与专业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乐观、包容的品格;

8.3具有快速适应环境和工作变化的基本素质,以及勤奋务实、身体力行、敢于担当、处事果敢的品格。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较强的协作与组织管理能力。

9.1 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专业领域独立承担团队分配的工作任务;

9.2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协作,并能配合团队项目的实施,调整和完成进度计划和个人任务;

9.3能够合理进行项目的任务分解和计划实施,并具备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10. 沟通:能够与机械工程专业领域的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熟练掌握工程语言并能对工程问题进行准确的书面及口头描述;

10.2能够利用工程图纸、设计报告、软件、模型等载体,或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面向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就技术或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10.3能够理解跨文化背景下的工程问题,包含文化习惯、工程标准及语言等,并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机械产品开发所涉及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上述知识。

11.1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具备工程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针对全周期、全流程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

11.3能够在具有多学科环境属性的复杂机械产品开发中开展工程进度管理、任务管理等。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技术和观念发展、变化的能力。

12.1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自主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具备一定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

12.3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具备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持续自我提升的能力。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4-6年

六、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七、主干学科、核心知识领域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学生需具有机械制造领域、机械设计领域和力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跟踪机械制造、机械设计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核心课程:工程制图与CAD、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计算机问题、热能工程导论、机电系统设计与分析、流体与热能传递概论、材料性能、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导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

八、特色课程

产学研合作课程:机械制造基础A

专业综合设计类课程: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设计


上一条: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下一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关闭

Baidu
map